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阿力伯的菸田

洪馨蘭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 本片在啟幕時即丟出了一個重大試煉的到來。對臺灣的原料菸葉耕作戶來說,政府在2002年加入WTO,改變了原料菸葉的「性質」,從保障契約作物變成一般作物,管理單位也從財政部變成農委會,全臺唯一的收購單位則是臺灣菸酒公司。在嚴苛的成本與利潤考量下,臺產菸葉的產地面積急速縮減。導演曾宏智以其記者的嗅覺與敏銳度,紀錄了末代菸農面對變遷的心情。 雖然如此,全片並不煽情,溫和地透過阿力伯夫婦一季菸田的農作與日常生活,娓娓道來他們與菸田及原料菸葉種植之間的交織愛恨,讓菸草這項高勞力作物本身的辛酸,透過畫面緩緩地地按著種植工序,安安靜靜地推衍故事而下。 菸草,本身就是一種高試煉的農務。它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開始成為臺灣統治者作為財政收益的壟斷作物,我們可以從影片中菸農們極度地呵護每片菸葉看得出來。為了防蟲蛀、為了增加土地肥沃力,更為了將養分集中到特定的葉片上,農人們將自己暴露在農藥化肥所「灌溉」的菸田裡,每道工序都充滿著緊張的節奏與壓力。等待的就是薰烤後變成金黃色的菸葉,是美濃…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阿希克:最後的遊吟

王廷宇 悲傷、悽涼、衝突、無力、沮喪與挫折,坦然地面對這些情感,推動了阿希克(Ashiq)進行吟唱的動機,也造就了讓聽眾潸然淚下的動人樂音。這是花費數年時間拍攝、製作的《阿希克:最後的遊吟》一片,希望記錄下來呈現給觀眾的,關於一群伊斯蘭蘇菲宗教吟唱者的情感與掙扎。阿希克指的是位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一帶,隸屬伊斯蘭教蘇菲教派的吟唱者,他們和其他地區蘇菲教派的吟唱者一樣,都是透過歌唱或聆聽音樂來達到崇敬阿拉的目的。換句話說,吟唱和聆聽就是他們的宗教儀式,不管是吟唱或是聆聽時深受感動而潸然淚下,就是他們宗教情感最熱切的表達方式。除了在家中、朋友聚會或有其他觀眾在的場合表演以外,作為阿希克的吟唱者們還會自己形成一個團體,定期聚會並一起吟唱。同時,阿希克的身分無法帶來固定的收入,所以他們會各自選擇不同的職業來養活自己。有的人會當理髮師、商人,有的人甚至成為乞丐,沿街吟唱乞討。這樣原先就存在於社會中的壓迫和無力感,在加入了都市化和現代化帶來的衝突後,使得阿希克的吟唱更加的悲傷,而吟唱中的挫折與無力感也更為強烈。 阿希克也不是專屬…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海洋熱

拉GRE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誰說的? 只是這「壞」,是怎麼個「壞」法? 壞得隨性、壞得違背主流、壞得離經叛道,還是壞得很有「態度」?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是每年夏天台灣獨立樂壇的一大盛事,不僅是去感受音樂、搖滾、冰啤酒的熱度和夏日的幻想,也是表演者期待站上大舞台被肯定的機會。 這部《海洋熱》紀錄片,就是敘述2003年的夏天,五個風格不同的樂團參加海洋音樂祭的情形,其中兩個樂團在複賽時就鎩羽而歸,另外三個樂團則直搗黃龍進入了決賽。每個樂團無不各懷鬼胎、絞盡腦汁,在音樂中試圖加入「我」的元素以正觀眾的「視聽」,卻也難免看到其他樂團的完美演出而產生自我價值的懷疑,但是不管一路走來的顛簸、想望和掙扎,不變的就是那份對音樂的執著。 相較於導演龍男.以薩克.凡亞思於2009年回國後的作品,2004年出品的這部《海洋熱》顯得青澀,片中不斷穿插五個樂團共同生活、辛苦練習以及精采表演的點點滴滴,剪輯的手法似乎顯得單調且零碎。但是仔細揣摩情節的鋪陳以及團員的陳述之後,不乏從團員間的淚水、緊張、煩悶、崩潰,直到站上…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水鼓老人

Biyun Liu 和現代工業社會中各種光鮮亮麗的現代鼓相比,中國雲南德昂族的水鼓可說是集蘊了大自然的精華、製作者的智慧與手工、甚至是村子裡眾人的勞力合作,才能完成的一幅傑作。它與德昂族的祖源、遷移史以及宇宙觀緊緊相連,它反映了人群的區分與認同,它被賦予了族群歷史傳承的寄望。然而,水鼓老人孤獨地說,「誰也不學,只有我們老人自己做了」,究竟,水鼓還會不會再被繼續傳唱下去呢? 本片完整介紹了水鼓的製作過程,從尋樹、砍樹、製作鼓身,到取牛皮、縫鼓面,再將鼓面縫上鼓身,最後到老人親自示範敲鼓跳舞的身段。水鼓老人帶領村人,在森林裡花了數天才尋覓到適合製作水鼓的洪桐樹。砍樹之前必須先祭拜樹神,祈求讓此樹成為好鼓,讓族人豐收平安。鼓身一側灌水的小孔,必須選在樹向著太陽生長的一邊,如此敲出的鼓聲才會響亮。而當畫面帶到老人將作為鼓面的牛皮放在地上的積水土坑裡、浸泡一夜時,則讓人深刻地感受到,這樣一個取自於自然的鼓,再度讓自然的樸實力量洗禮與塑造的過程。在砍樹、鋸段、鑿空、磨整、塗油漆,取牛皮、晒牛皮、泡牛皮、搓拉牛皮繩,到結合鼓皮…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山裡的微光

重建生活的溫和控訴:馬躍.比吼《山裡的微光》 劉美妤 一場世紀災難,總會在發生的當下引起整個國家社會、乃至全球注目,各界援助湧入災區。然而災難過去一個月後,主流媒體就遺忘了它。三個月後,多數非災區的人們也同樣遺忘了。通常這時才是災難的開始,硬體重建過程中大量的工程需求帶來災難經濟,誠如Naomi Klein所謂「震撼治療」,災區成為一片洗白的石板,任政府和財團塗改它的模樣。 兩年前,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位於山區的原鄉各族部落首當其衝。風災過後一個月,高雄那瑪夏的不少災民紛紛從山下的營區返鄉重建,馬躍.比吼在這個時間點開始跟隨進入達卡努瓦村拍攝《山裡的微光》。《山裡的微光》在八八風災屆滿兩週年時發表,加上周美青身為此片贊助者至善基金會原鄉活泉計畫的認養人之一、出席首映會,引起媒體關注;然而這卻也帶出相當程度的荒謬,因為幾天後,她的丈夫馬英九再一次前往屏東禮納里永久屋,說出「有如普羅旺斯」的驚人之語,令許多災民和關心者大為不滿。 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引進民間團體總攬重建工程,而部分慈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