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印度礦工生涯

李宜澤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想像每天早上五點左右起床,就必須與煤炭煤渣煤灰分類為伍。沒有口罩、防護或操作工具,沒有提供暫時休息的工寮,更沒有工作安全的基本教育。礦工所有的只是與生俱來的工具—雙手雙腳(有時候加上一兩個竹簍),所等待的只有每次短暫的休憩喝水時間。「因為機械沒辦法分別石頭和煤塊的差別,所以需要我們徒手做」,礦工理所當然的回應問題,沒有防護的環境只是自己生活在礦區的必然證明。似乎期待著哪一天生活將有所改善,提供自己離開這個地方的機會;但是這座礦山已經是從父母以來工作三十年的地方:「有生活的地方就是家,我們的家就在這裡」,滿臉煤灰的年輕印度礦工如是說。 採礦工作看來只是個糊口養家的場景,但實際上印度許多礦區幅員廣闊,雖然有合約開採的公司,但更多的是私人兜售的煤礦下游廠商;於是產生了「煤礦海盜」的情形:年輕人假扮卡車司機把車從礦場裝填區開走,並且開進偏遠位置,一群小孩(對,只有小孩)已在當地等待,猴群般迅速地把所有可以選擇的煤塊都丟下車,假司機再把車開回礦場裝填。小孩學會了分辨煤…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失控的生命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開始經歷家庭關係的變革,逐漸喪失原有大家庭繁複的功能,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社會快速變遷,生、老、病、死,這原本是人類最自然在家庭發生的生命軌跡,逐步被區隔出來被納入 「醫療化」 「機構化」的處置中。出生與死亡這些原本是人類最自然的經驗,已不再由日常生活中學習,而是讓醫療專業人員一手包辦,這部紀錄片透過死亡的現場刻畫出當代中國隱含的社會問題。 鏡頭的場景聚焦在中國浙江杭州綠康醫院的舒緩療護病區,目前共有60多位病人,每年有20多位老人在這辭世,病人在世時間長則幾年、短則幾天,他們都將在這被隔離的機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影像中的老人陪伴他(她)們垂死歷程是醫院中的醫療專業人員而不是親愛的家人,老人家以絕食的方式,表達她不能回家憤怒,反諷的是在白色巨塔的運作下,這種無理取鬧、不合作的病人最後是以轉送到精神科做為解決方式。這也凸顯了科層體制理性監控下極度非理性的一面,在醫院制度化的常規下,不斷剝奪對垂死的病人情感的表達,導致垂死的病人空間上被隔離、情感上…

Guru圖

推薦:整妝上陣

林文玲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梵文經典中紀載著,我們(hijras)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我們坐落於(兩性光譜)的中間某處。古老經文中出現的hijra,總是蘊含著美麗,勇氣以及直率的特質。自古以來hijras自成社群與家戶,傳統生計方式,主要為新生男嬰以及婚禮場合祝禱、祈福。Hijras傳統經歷殖民統治而斷裂破損,處身當今歧視、污名的社會邊緣處境,生活更形艱難。然而hijras社群至今依然清晰可見。hijras社群得以存續,在於古老經典、傳說的背書,也來自於hijras gharana(家戶)的嚴密組織。由guru(導師)以及chela(追隨者)所組成的hijras家戶,支撐起hijras個體於物質、精神以及情感上的各項需求。《整妝上陣》紀錄影片,講述身為導師的guru如何用盡心思,帶著家裡成員一起討生活、共食共飲,分享所得。片中的guru教導chela適切的生活態度,不僅追求幸福也要學會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影片中一位chela則說她的guru照顧她、保護她,為她設想,她覺得她的guru是她的媽咪。…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Review: Faber Navalis

Gabriele de Seta Faber Navalis is a movie about the embodied craftiness of boat-making. In the mobile camera-eye of Maurizio Borriello, the film-maker is also the faber navalis or ‘maker of ships’, at the same time director and directed, both silent artisan and self-aware documentarist. Condensed in thirty minutes of carefully spliced shots and intimate sounds is a compressed timeline of manual labor, wood and image treated as raw materials with symmetri…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不得不上路

劉璧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漫漫成巫路 什麼是作為一個當代阿美族知識份子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輕? 我們的祖父母輩活過日本殖民以來,強大的政權將母文化、信仰與母語鄙棄為落後與迷信。五〇年代父母輩多半改宗信奉基督教,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還要「破除迷信改善祭祀,嚴禁女巫符咒治病」。到了八〇年代年輕人都到大都會裡謀生,部落鬧空城,延續或創新祭儀文化,後繼無人,這是台灣原住民族現今普遍的窘境。 面對這樣的逆境,現在的二十一世紀,還有人要makawasay(成為巫師)?走祖先的路?不要懷疑!《不得不上路》這部片子,就是花蓮市區薄薄社阿美族的民族音樂學者巴奈.母路,娓娓道出這二十年來幾個世代間,面對外來變遷衝擊的愛恨情仇,與自己作為大學教授及巫師角色衝突的自我追尋,到最終她選擇成巫的掙扎與心路歷程。早在二十年前,巴奈在國中教書時就訪問錄影了里漏部落最資深的Kamaya巫師,在彼此相知相惜的互動中,埋下了找/接「傳人」的種子。而這段路從念博士記錄研究巫師祭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