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 2005
2005 主題導演
著名的導演David & Judith MacDougall夫婦,於東非洲所拍攝關於婚姻、家的組成與其社會關係建立的精彩作品,以及Judith所拍攝澳洲原住民的影片;John Marshall拍攝喀拉哈里沙漠布希曼人的三部作品。
異地之家
「追憶賓杜特.達」、「綁架新娘」兩部富含人類學特色和觀點的影片,帶來不同民族看待婚姻與家庭的角度。
家家看
父母離家至國外從事勞動工作的「爸媽不在我身邊」、家庭亂倫事件的「我親愛的孩子」、愛情回憶與現實的「永遠為你」、青少年中途之家「異域幻夢」、猩猩是家庭成員的「黑猩猩的家」、老年生活的「陪我走一段」,以及吳平海的新移民女性家庭「謝婷與她的歌」、「飄洋過海的家」。
家的偶然
因性╱別因素,而產生家庭變化的影片:酷兒家庭之代理孕母「父性本能」、「我的美麗與哀愁:巴基斯坦的跨性人」、「少女媽媽」,以及陳俊志的「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宋明杰的「黑吉米」。
原地觀點
描寫因觀光產生影響的「漫遊吳哥窟」、檳榔產業發展故事「來嗑檳榔吧!」、原住民與白人社會衝突記錄的「是誰殺了塔克雅?」、青少年的生活「我是伊奴克人,我還活著」、中國導演周岳軍的「霧谷」,以及哈露谷&嘎拉拍攝原住民歌手胡德夫的「Kimbo匆匆」、娃丹&武洛拍攝高砂義勇軍「關懷高砂情」、林為道「祖先的小米」。
人權與生活主張
林麗芳拍攝的「心子」(閉幕片)鮮明地表現出小喇嘛的日常生活 、「我們還剩下什麼」呈現了西藏被壓迫的歷史與人民的心情;張文馨「62年與6500哩之間」(開幕片),與印度「迢迢和解路」兩部影片,交相呼應了台灣與印度政治紛亂的現況,以及跨性人追求平等生活的「簡單的生活」 。
交迭的新舊住民
隨國民黨政府來台而展開新生活的老兵故事…胡台麗「石頭夢」、洪淳修拍攝北投地區農民生活的「城市農民曆」、葉鴻洲記錄沙洲流失與居民生活的「外傘頂洲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