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

來去大陳

一百多年前,大陳人的祖先從浙江省沿海追逐黃魚到大陳島;
四十多年前,因為國共對峙,來到台灣成為反共義士;
三十年前,因為想過更好的生活,偷渡到美國成為餐廳的主廚;
在這個新的世紀,愛冒險的大陳人,何處是下一個夢土?

兩岸開放後,回到家鄉的大陳人,發現大陳島已面目全非,連祖墳都被挖除,尋根的渴望破滅。而在美國生活的大陳第二代面臨身分認同問題,他們在美國被視為中國人,到中國被視為台灣人,回台灣又被視為外省人。大陳人到哪裡都不被認可的痛苦只能暫藏心底,為了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只有咬牙繼續漂泊。

e2

來嗑檳榔吧

在新幾內亞,許多居民的生活與檳榔密不可分:對許多家庭而言,檳榔就像是「忘憂草」,讓人們暫忘貧憂,而買賣檳榔亦是他們維持家計的收入來源。本片紀錄盧卡斯與其妻蔻莆如何開始經營檳榔買賣生意。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來自印度洋的歌劇

本片描繪《馬里亞納》歌劇,結合歷史與口說傳統,藉音樂詳述歐洲人與印度洋上的原住民,初次接觸的情景。那是由愛與暴力所鍛鍊出的故事。從十七世紀到今天,這個歷史故事隨著主角踏上精彩旅程,回到南馬達加斯加島陶拉納魯,那個一切開始的源頭。

IslandSoldier_Still_001

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

《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由在美軍服役的密克羅尼西亞士兵的個人故事交織而成,跟隨著他們從太平洋最偏遠的島嶼前進阿富汗戰爭前線,然後再次返回島嶼。透過科斯雷小島上Nena家族的冒險旅程,這部電影用人性化的角度來著墨美國外交戰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島國受國際政治情勢逼迫所發生的結構變化,和在經濟崩潰邊緣的掙扎。

 

讀《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的推薦文章

 

10/5 15:10

 

 

Dusk

保留區的夏天

《保留區的夏天》是一部關於南達科他州西南部松嶺保留區內印地安人生活的電影。影片紀錄了兩個家庭在夏日所從事的日常活動,他們參加牛仔競技,射擊黏土鴿子,或參與帕瓦儀式,同時,家庭成員結婚、生子,亦慶祝7月4日。現代保留區生活的困難,對他們而言是一直以來最難解的現實問題。

 

10/8  22:10

 

 

劇照_結果

備忘錄

這是一對困於上海廉租房的電影製作人情侶的影像日記。面對無盡的瘋狂,有人瘋了,有人攝影機破「窗」而出,見證了這個國家史無前例的社會隔離運動。

 

d6

傳習館春秋

1993年11月,中國中央樂團國家一級作曲家田豐自籌資金,帶領一群來自雲南邊遠農村的少數民族民間藝人,創辦了「雲南民族文化傳習館」,他們試圖以此來保護保存面臨經濟大開發而瀕臨滅絕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習館的經濟來源完全靠田豐個人向社會集資。2000年6月,雲南民族文化傳習館因陷入經濟困難和由此引起的糾紛而被迫解散。

本片詳細記錄了1997年1月以後,傳習館師生在館長田豐的帶領下,他們所進行的奮爭和最後失敗的故事;記錄了傳習館的興衰過程。展示了個人/群體與社會,理想與現實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巨大的矛盾。

d2

光影中的旋律

達悟族的語言中,不見「音樂」一詞,但生活中又缺少不了音樂聲響。在達悟族的社會裡,無時不在的吟詠歌唱,是整體文化的一部份。音樂的展現「…並不尋求將聲音與愉悅耳朵之事相結合,他們的目標,只是單純的藉著聲音的媒介,來表達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

隨著影片中一首首由達悟人哼唱出的歌曲,觀眾也慢慢地進入蘭嶼人的音樂世界中,蘭嶼人的音樂經由代代子孫的承襲與創新,反映了他們累積數百年的社會發展過程。

與生活印象相結合的達悟族律動聲響,經千百年的持續傳唱,在耆老的記憶與創意中,是否仍能走向未來……

兩岸第二春

兩岸第二春

洪淑棉,1949年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圍頭,曾擔任紅衛兵。呂水通,1937年生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曾任海上情報員。

一個廈門遺孀與一位金門鰥夫,來到金門的「八二三炮戰勝利紀念碑」前,還爭論著當時的戰況:到底哪方先發動攻擊?又是哪方比較淒慘?

而他們跨越了兩岸的政體隔閡,結褵共度人生的第二春……

水通常載著剛找到工作的淑棉往返市場;淑棉一個月賺一萬塊,可以寄錢回去給留在大陸的小孩;淑棉還當起媒人,介紹同鄉的女孩嫁來金門;偶爾兩人會一起去海邊抓魚。單純平凡的生活裡,流動著安定的幸福。

不管政治的複雜、不分年齡、不在乎距離,在鏡頭的紀錄下,《兩岸第二春》告訴我們某些希望與未來……。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兩種敘利亞

薩拉是在大馬士革的伊拉克裔服裝設計師。波楚住在遙遠的山區修道院中。這部堅實、具有洞見與出乎意外的紀錄片,提供了一個特殊觀點,探討對於面對殘酷政權卻截然不同處境的兩個人,「自由夢」意味著什麼?結局便是敘利亞革命前,充滿生命力的生活快照。

f2

六搬村

幾千年來,總人口數只有六千多人的苦聰人一直生活在中國西南哀牢山的森林中,持續過著原始生活。除了交換生活必需品外,他們從不走出森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在森林中生活是落後的表現,通過各種手段想讓苦聰人遷出森林,但他們對這樣的好意並不領情,1958到2008年間五度進出森林。2008年政府決定第六次把苦聰人遷出,這一次,苦聰人會離開嗎?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再一次集結

在賽內加爾鄉間反思電影製作,並且提出對人類學自我/凝視的批判。這部電影「標示了不只是一種超凡的觀察精神;讓我們這麼說吧,這絕對是一種愛慾般的迷惑」– Alberto Moravia, L’Expresso

以怪誕的修辭,《再一次集結》吸取了賽內加爾村民和其生存環境的精華,並以之來反思民族誌電影製作的預設。透過跳接和調查式的敘事,這一「紀錄片」顯著地和國家地理雜誌取向的權威姿態形成對比。– Laura Thielen

冠軍之後

冠軍之後

1+1+363=365

1=球賽終了,觀眾席歡聲雷動,場上的小球員們綻開笑容,興奮地吶喊、奔跑……。這是少年們最後一場少棒賽,1998年夏天,美國蒙特利市。1=機場出口大批媒體,刺眼的閃光燈,驕傲的返鄉遊街,眾人夾道歡迎……363=無止盡的訓練之外,還是訓練。這是棒球隊的生活,是「冠軍之後」。

少年認真掰著手指頭,算著一天練球幾小時,對於沒有放假的生活有輕微抱怨,但,為了冠軍嘛!少年不太需要認真上課,只要專心練球,暑假作業總忘了帶,反正,不當國手也可以當教練,再不然,就去釘板模嘛!

自然不矯作的卑南族少年,擁有顛覆的狂想、清亮的雙眼,然而我們卻害怕這樣的美麗會消失。原本應該被喚作大地或海洋的名字,叫「冠軍」是否太沈重?

導演最後提問,十年後,再回來尋找中華隊,屆時,少年們會在哪裡?

《冠軍之後》是鎖在玻璃櫃裡的獎盃,是鎖在心底勝利的記憶,是對前途迷惘的抉擇,是身心難以負荷的重……。《冠軍之後》是台灣許多原住民青少年成長歷程的投影。

Atanarjuat_Still4

冰原快跑人

游牧民族因紐特人在迎接第一個千禧年的曙光時,迎來一位神秘的薩滿巫師。然而,巫師的來訪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並間接展開了下一代爭鬥不休的年日。獵人阿瑪楚克和飛毛腿阿塔納留特兩兄弟和新領袖的兒子歐奇彼此存有間隙,歐奇便趁著夜晚刺殺兩人,唯獨阿塔納留特僥倖逃生。遠離部落後,他在一對夫妻的幫助下恢復了生命力,誓言為哥哥的死報仇,重建部落的和諧。

e1

划大船

紀錄「2007年夢想資助計畫:繼續划,2007海洋練習曲」的達悟族人造舟與航海划船到台灣的過程中,種種關於達悟海洋文化的內涵。除可見到達悟族人生活行為模式的實踐,也碰觸到其文化中最深沈的禁忌規約運作體系。在面對古典的文化制約與現代性衝擊,探討達悟族人在計畫操作與航海的旅程中,對於這樣的經驗如何看待、思考、調適與認知。

poster_Voices_of_the_Arctic_(rus)_結果

北極之聲

本片講述的三段故事,皆是關於居住在極北方的人們與他們的人生抉擇。每段故事皆為角色人生中的傳統、生活與音樂做出論述。本片講述兩個文明社會 – 現代世界與種族群體的鬥爭。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南光的眼睛

鄧南光先生(1907-1971),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 他是台灣四、五〇年代攝影界備受尊崇的領導者。他的攝影創作累積質量之豐富,在前輩攝影家中鮮人能及。本片從鄧南光先生的作品出發,照見了北埔過往的風土民情,並且隨著鄧南光鏡頭下的阿林姐(她被攝之時為一九歲的小女孩,於今已是一位九十歲的阿婆。)深入地看見今天的北埔與今天的影像發展。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南海舡人的回憶

在1915年,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初步蘭島的田野工作,隨著大量有關性、巫術跟亡者靈魂的資料累積,他的作品為人類學者打下未來數十年的發展,並且建立他人類學之父的地位。經歷了四個世代,一百年後他的曾孫前往新幾內亞,重新拼湊出他的傳奇故事。這部影片拆解他身後,流傳在人類學界、馬凌諾斯基家族,以及新幾內亞被研究者的後代子孫裡的種種傳說及其矛盾。在歷史、記憶與傳說的回溯發掘中,《南海舡人的回憶》提問:「我們該如何回憶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