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飯的菜

下午飯的菜

在蘭嶼氣象台工作了兩年多後,紀錄片工作者黃祈貿首度拿起攝影機,以極其貼近受訪者的方式,開始忠實的紀錄達悟族人的點滴生活。

本片的主角是住在野銀部落61歲的林新羽先生與他的太太。林新羽先生曾經當選第九屆台東縣議員,但是詭譎的政治生涯並沒有讓他忘卻達悟人純樸自然的生活形態。有天下午,林先生說要去海邊射魚,在經過許可後,與他熟識的黃祈貿於是帶著攝影機拍攝林先生珍貴的射魚畫面。儘管海濤洶湧,但是林先生縱身淺海,以極為嫻熟的射魚技術,輕鬆的射到五隻白毛魚。同時林太太和他們的阿姨、姨丈也在岸邊撿拾海螺。白毛魚、海螺及待會要去田裡採的地瓜,就是林新羽一家人「下午飯的菜」。

達悟族人與海洋共生、與自然共存,他們以最原始簡單的方式、不帶任何一點污染破壞,取得每日所需之糧食及生活工具。「如果要吃魚,我們就到門前的海裡游兩圈,如果要吃飯,我們就到稻田裡挖幾個地瓜。生活應該就是這樣。」這是導演黃祈貿對本片下的最好註腳,而恬適怡然的自然生活,真的本來就該這樣。

蘭嶼觀點

影片一開始,漢人人類學者、蘭嶼島上的布農族醫生、和島上達悟族的反核廢運動者坐在海浪拍擊的岸邊談論合作拍攝影片的動機。其中一人說:「我常覺得人類學者在這島上做的研究越多,對我們的傷害就越深……」這部影片是一位民族誌紀錄片工作者對上述質疑的影像回應。

本片導演試圖用鏡頭探索自身的和島上達悟族人的迷惘與困惑。她遊走在島上居民與外來者之間,藉三種身分的人與三個現象來反映達悟族人與外來勢力交接後的矛盾與衝突。

害怕觀光客?在第一個段落中我們看到達悟族人對觀光攝影的抗拒與對金錢的體認與需求;害怕惡靈?在第二個段落中藉著一位自願在蘭嶼服務的布農族醫生的內在反思與陳述,顯現雅美族人傳統文化信仰體系在面對現代醫療觀念時所產生的焦慮與困惑;害怕核廢料?在第三個段落中兩位推動反對核能廢料場設置運動的雅美族年輕人直接面對鏡頭,主觀地敘述他們反核廢場的理由。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所熱愛的、和平的、充滿詩歌韻味的、飛魚汛期與芋田耕作交織的勞動及生活祭儀方式,特別是族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脅,而族人的尊嚴被漠視與踐踏。這部影片完成後曾在蘭嶼島上每個村落巡迴放映,引發熱烈迴響。

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沉默了

d12

2000年,美國大提琴家大衛‧達令 (David Darling),來到南台灣的深山裡,初次聽見布農族孩童純淨的歌聲,他深受震攝。「那一天,」他說:「我的大提琴沈默了。」兩年後,他返回這個原住民部落,心中蘊釀著一個史無前例的音樂計劃--用他的大提琴與布農族的歌聲開啟一場音樂對話。

這部55分鐘的紀錄片跟隨著大提琴家的腳步,完整地紀錄大衛在布農村落的歷程:錄音的過程、與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的交流與融合;導演以旁觀者的角度,誠實地呈現原住民、漢人、和西方文化的互動。在這裡,音樂是唯一的語言,藉由音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起一座堅實的友誼橋樑。透過色彩鮮豔的影像、清亮悠遠的音樂、與深沈內斂的情緒,影片再現了一個質樸的村落、一群和樂的居民、以及一場動人的東西方音樂碰撞。

森林之夢

d10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百年大地震,南投縣鹿谷鄉內湖國小拆除半數毀損教室之後,卻面臨無法原地重建校園的困境,於是遷校到森林裡蓋一所生態小學的夢想逐漸浮現。內湖村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為台大實驗林管理處代管的國有土地,著名的溪頭森林遊樂區即在其中。在尋覓遷校用地的過程中,內湖村因為一直難以取得全國最高府-台灣大學代管的國有林地,而突顯百餘年來台灣特殊的土地歷史。

影片紀錄一所只有一百多名師生的小學校,一個位於山區的村莊,在受創的校園與家園中,師生與村民如何以創意的參與方式,共同編織構築森林之夢,如何鍥而不捨地實踐他們的理想。以及歷經九二一地震、桃芝風災重創的師生與村民,四年來與作者共同走過災難的心情故事。

美夢在通往森林的路上飄揚,而森林之夢是否能成真呢?鳳凰山下的小村落,牽掛著孩子的未來,而童年的成長記憶,正期待著…

光影中的旋律

d2

達悟族的語言中,不見「音樂」一詞,但生活中又缺少不了音樂聲響。在達悟族的社會裡,無時不在的吟詠歌唱,是整體文化的一部份。音樂的展現「…並不尋求將聲音與愉悅耳朵之事相結合,他們的目標,只是單純的藉著聲音的媒介,來表達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

隨著影片中一首首由達悟人哼唱出的歌曲,觀眾也慢慢地進入蘭嶼人的音樂世界中,蘭嶼人的音樂經由代代子孫的承襲與創新,反映了他們累積數百年的社會發展過程。

與生活印象相結合的達悟族律動聲響,經千百年的持續傳唱,在耆老的記憶與創意中,是否仍能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