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西伯利亞列車浮世繪

趙竹成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人對空間和時間的認知和其生長環境有密切關連。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旅程是快!快!快!車子速度要快抵達時間要快!上下車要快!然後,一百公尺的路上有三個公車站牌,讓你不必走那麼「遠」,隨時可以搭上想要搭的車。 試看看,搭一次平均時速60-70公里,由莫斯科到海蔘崴的火車,距離九千三百公里,需要穿過七個時區。在日以繼夜,無止盡的叩叩叩~叩叩叩~的聲響中度過七個晝~~~~搖搖晃晃的望著窗外,一望無盡的白色原野,河川,樺樹,一樣款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印度礦工生涯

李宜澤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想像每天早上五點左右起床,就必須與煤炭煤渣煤灰分類為伍。沒有口罩、防護或操作工具,沒有提供暫時休息的工寮,更沒有工作安全的基本教育。礦工所有的只是與生俱來的工具雙手雙腳(有時候加上一兩個竹簍),所等待的只有每次短暫的休憩喝水時間。「因為機械沒辦法分別石頭和煤塊的差別,所以需要我們徒手做」,礦工理所當然的回應問題,沒有防護的環境只是自己生活在礦區的必然證明。似乎期待著哪一天生活將有所改善,提供自己離開這個地方的機會;但是這座礦山已經是從父母以來工作三十年的地方「有生活的地方就是家,我們的家就在這裡」,滿臉煤灰的年輕印度礦工如是說。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失控的生命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開始經歷家庭關係的變革,逐漸喪失原有大家庭繁複的功能,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社會快速變遷,生、老、病、死,這原本是人類最自然在家庭發生的生命軌跡,逐步被區隔出來被納入 「醫療化」 「機構化」的處置中。出生與死亡這些原本是人類最自然的經驗,已不再由日常生活中學習,而是讓醫療專業人員一手包辦,這部紀錄片透過死亡的現場刻畫出當代中國隱含的社會問題。 鏡頭的場景聚焦在中國浙江杭州綠康醫院的舒緩療護病區,目前共有60多位病人,每年有20多位老人在這辭世,病人在世時間長則幾年、短則幾天,他們都將在這被隔離的機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影像中的老人陪伴他(她)們垂死歷程是醫院中的醫療專業人員而不是親愛的家人,老人家以絕食的方式,表達她不能回家憤怒,反諷的是在白色巨塔的運作下,…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失控的生命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開始經歷家庭關係的變革,逐漸喪失原有大家庭繁複的功能,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社會快速變遷,生、老、病、死,這原本是人類最自然在家庭發生的生命軌跡,逐步被區隔出來被納入 「醫療化」 「機構化」的處置中。出生與死亡這些原本是人類最自然的經驗,已不再由日常生活中學習,而是讓醫療專業人員一手包辦,這部紀錄片透過死亡的現場刻畫出當代中國隱含的社會問題。 鏡頭的場景聚焦在中國浙江杭州綠康醫院的舒緩療護病區,目前共有60多位病人,每年有20多位老人在這辭世,病人在世時間長則幾年、短則幾天,他們都將在這被隔離的機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影像中的老人陪伴他(她)們垂死歷程是醫院中的醫療專業人員而不是親愛的家人,老人家以絕食的方式,表達她不能回家憤怒,反諷的是在白色巨塔的運作下,…

Guru圖

推薦:整妝上陣

林文玲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梵文經典中紀載著,我們(hijras)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我們坐落於兩性光譜)的中間某處。古老經文中出現的hijra,總是蘊含著美麗,勇氣以及直率的特質。自古以來hijras自成社群與家戶,傳統生計方式,主要為新生男嬰以及婚禮場合祝禱、祈福。Hijras傳統經歷殖民統治而斷裂破損,處身當今歧視、污名的社會邊緣處境,生活更形艱難。然而hijras社群至今依然清晰可見。hijras社群得以存續,在於古老經典、傳說的背書,也來自於hijras gharana(家戶的嚴密組織。由guru(導師以及chela(追隨者)所組成的hijras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