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島嶼連線國內篇

王慰慈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專任講師

從六十二件繁複紛雜的作品中,選出六部合於民族誌紀錄片的精神又恰切於島嶼連線的主題,總是件牽人心思又具挑戰性的工作。民族誌影片從田野、拍攝、到後期製作的過程中,十分強調參與觀察的精神,希望透過拍攝與共同生活對所拍之人事物,產生一種「內部觀點」(emic perspective)的詮釋。但除此之外,又希望拍攝者能站在高於被拍攝者的角度,深入觀察、探索與研究的基礎,去粗取精,由表及裏,提取出自己對所拍攝的人事物,能按照自己的觀點對之加以詮釋;這種研究與製作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外部觀點」(etic perspective)。無論是紀錄片工作者或是人類學家都必須以此兩種觀點,掌握被拍攝的人事物;這是我們評估影片納入本系列影展主題很重要的思考點。尤其民族誌影片有著一個功能,就是肩負著向另一種文化的人群,介紹一種不屬於他自己的文化。基於這些理想,我們選了具有多樣化的題材,如原住民、地震浩劫、兩岸婚姻、乩童、布袋戲歷史等六部作品。

為了紀念台灣島嶼的居民如何艱辛的走過九二一的災難,曹文傑的《天地平安》記錄了南投土生土長的受災戶,他們是一群勇敢面對生死大難,拭去未擦的眼淚,彼此扶攜,為重建打拼。這部為公視製作的紀錄片雖然有制式化的問題,但是本片在處理受災族群的生命韌性時,的確是很令人動容的。董振良的《兩岸第二春》記錄了金門島嶼的一對兩岸夫妻,一位是廈門遺孀,一位是金門鰥夫;在西元兩千年的時候,這對歷經兩岸戰火的中年人,站在「八二三炮戰勝利紀念碑」前,爭論著記憶中的戰況,到底是哪一方輸得比較淒慘?政治與歷史的隔閡,本片關注了兩岸姻親族群的希望與未來。

由紀錄片學者與排灣族雕刻藝術家撒古流共同執導的《末代頭目》,前後費時三年,深入屏東縣山地門鄉,以民族誌電影之製作精神,長期跟蹤拍攝,精確掌握排灣族群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衝突,也真實記錄了排灣族新舊社會之間的矛盾。族人隨著宗教信仰和政治結構生態的改變、經濟地位的差異、頭目與平民身分的淡化、土地的流失、青年人的外流等等因素,部落中四處充滿對立與危機。這是一部紀錄片工作者結合人類學研究的影片,也是一部呈現了很有價值的內部觀點與外部觀點的影片,它幫助我們對現代的排灣族社會有更深層的認識與省思。

《冠軍之後》是講述三位卑南族的中華少棒對球員在得過1998年世界冠軍之後,回到台東家鄉就讀國中時的一段成長故事。從不停止的少棒受訓生活中,讓我們看到這三位少年對練球與未來的迷惘與無知。他們的家庭與棒球訓練者在追求家族與國家利益的同時,完全犧牲了他們個人的人生目標。透過生活化的訪談,這些少年們流露出對現實的無奈與受迫,促使觀者思考他們生存的意義。這群少年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冠軍之名而付出青春,忍受身體與精神上煎熬,片子很細心且有目的地追蹤挖掘,使我們看到了那褪去榮華外衣之後,隱藏在少棒傳奇背後的現實面。本片很真實的記錄了原住民藉者體育競賽,夢想一舉成名的心態;紅葉記憶中的悲歌隨著年日變遷,仍就一直低吟著。

《掌中舞春秋-台灣布袋戲》是近十年來一直關注原住民影像記錄的電影人虞勘平為新聞局拍攝的影片。虞勘平前後耗費三年時間,企圖以布袋戲數百年的風貌流變,展現台灣人民不屈不饒的生命力。即使在日治時期或是戒嚴時期,由於政治的箝制與打壓,布袋戲仍舊充滿活力的發展出新的形式與之應對,並爭取生存空間。全片以大師或學者的口述歷史為主,以布袋戲的歷史演變為軸,剖析民間布袋戲的發展狀況。歷經古典籠底戲、北管布袋戲、皇民化布袋戲、反共抗俄布袋戲、金光布袋戲、電視布袋戲、霹靂布袋戲等階段,布袋戲與台灣人民共同生長,歷經不同世代,它的記憶如同布袋戲的香火傳延不斷。新聞局紀錄片的目標觀眾是以外國人為主要對象,本片為迎合國外觀影的口味,強調民俗文化與藝術的結合,自然在影像的風格上,十分追尋可看性;基於此點需要,本片在許多技術上的處理,就顯得比較過度包裝與規格化。本片的結構也趨向電視專題化,人物採訪生硬不夠鮮活,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研究所學生姜玫如的作品《尪姨秋燕》,短短三十六分鐘的片長,記錄住在台南縣官田鄉平埔部落一位信奉阿立祖的尪姨。三十五歲面貌平凡的年輕女子,很難想像她自幼年就已開始了做乩童的生活。她站立在男人之中主持平埔祭典,部落信仰的神靈阿立祖,附體在她身上。唸咒做法是她謀生的方式,她的一生就這樣獻給了要靠她說話的神明。這樣命運的人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卸下裝的她,到底有何想法?她的生活原貌又是如何?這是作者將她的迷惑與好奇,一覽無疑的顯露在觀眾面前。雖然本片很多地方不夠成熟,但是幫助我們對這一行業的族群有些許的認識。

希望透過這次入選的三位女導演、三位男導演的作品,凸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與生活的特質。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現象與它賴以生存的社會、歷史和特殊的文化傳統是密不可分的。此六部影片雖各有其不盡完美之處,但就呈現一個地區人群的行為和特殊的觀念,其表現都是微妙的,可供人們解讀與探討。這些寶貴的題材,如不快速的拍攝下來,很快的便會丟失可貴的原始訊息。

台灣拍攝民族誌電影的觀念、技巧與倫理,都有待更多的觀摩與學習,希望透過第一屆的影展引發更多的討論與思索,為台灣的民族誌影像立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