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島嶼連線」國外篇的淺介與聯想

游惠貞
知名影評人

「島嶼連線」專題選映了九部作品,述及地域十分廣闊,從亞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島、沙摩亞島、蘇門達臘島、馬達加斯加島,到非洲的加納利群島及維德角島、中美洲的海地、加拿大的鹽泉島乃至於歐洲的挪威小島,觸角不可謂不廣;就影片題材來看也各有不同,有介紹充滿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民族誌電影,如《性舞飛揚》談非洲維德角島上搖臀歡歌的民俗舞蹈,「摔角精神」談加納利群島的傳統摔角運動,《吟唱詩人》談印尼蘇門達臘島上的吟唱歌謠傳統等。這個單元也邀請了幾部比較不符合多數人對民族誌電影的想像的作品,比方《愛默與花船》這樣一部以一個挪威花農的生活做為紀錄對象的人物素描,以及關於社會正義議題的民族誌電影,如《鹽泉島抗爭紀事》,描述加拿大鹽泉島上的居民為了森林保育而與資本家及政客展開長期環保抗戰;而《海地童奴》則描述海地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被父母賣到經濟情況較好的家庭當長工的現象;這些影片顯示了這民族誌影展有意藉由展出作品的多元題材,打破一般觀眾對民族誌電影的狹隘認知,賦予它較為廣義的定義。

這個單元中有幾部相當精彩的作品,值得特別介紹出來,提醒大家的注意。澳洲女性導演海瑟克渥所拍攝的《天堂性向:男生變女生》,不僅在民族誌電影的領域中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必然也將是研究人類社會性別認同的重要案例。影片特別描述沙摩亞社會中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還有一種廣為社會所接受的特殊性別類型:生理性別為男性,卻認同女性性別的「法法菲妮」。

影片從導演本人在沙摩亞島上「發現」這種特殊的性別類型開始談起,接著透過訪談的方式介紹了許多個案,讓觀眾對「法法菲妮」形成原因和性別認識(平日著女裝,在家操持家務)、感情歸依(自認為女性,彼此間以姐妹相待,尋求男性伴侶,但自認並非同性戀者)、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外來文化(例如近年來流行的變裝秀表演,乃至於異性戀文化中對易裝癖者的偏見等)對此傳統的衝擊等等,都有許多描述。來自性別區隔刻板化的社會的觀眾,想必能從此片得到許多啟示。

據影展資料顯示,這是首部探討沙摩亞島上的法法菲妮的紀錄片,我們在獲得資訊之餘,其實還產生了更多疑問,日後當有人針對此題目繼續深入研究。影片中特別提到過去有關沙摩亞人的研究中,幾乎完全忽略了「法法菲妮」的存在,這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不同時代及不同社會的盲點,觀眾不妨拿此片與其他以沙摩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人類學電影,如回顧專題中佛萊赫堤的《少年莫亞那》,以及瑪格麗特‧米德所寫的有關沙摩亞人的研究專書等,做搭配比較的閱讀。

一九八九年完成的《馬達加斯加島傳說》是一部相當具代表性的凸顯口述歷史對文化傳述之重要性的電影,這個島嶼上的島民多與文字絕緣,該島數百年來的歷史、文化及生活的智慧,便透過老人家口述的神話、歌謠與傳說故事代代相傳。影片以老人家的訪談和口述表演為主軸,從馬達加斯加島開天闢地的神話開始說起,陸續說到島民的生活與信仰,穿插島民生活的樣貌以及許多生命儀式的舉行,全片抒情而優雅地述說著馬達加斯加島的神話傳說與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親密互動。影片由法國導演希薩帕斯所導,影像美麗而動人。

資深美國民族誌電影導演凱倫克萊默所導的《海地童奴》,呈現給我們一個類似家奴買賣的海地現象,許多農村的貧窮父母親由於無力養家,於是將十歲上下的兒女賣給經濟情況較好、通常在都市裡的家庭,幫忙從事家事勞動工作。看這部影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養長工的制度以及傳統台灣社會中的童養媳習俗,似乎在貧富嚴重不均的社會裡,這類人口買賣和奴隸制度便有其存在的社會條件。看在相對較為均富的國家的人民眼中,海地童奴自然是相當不人道的習俗,導演刻意在影片中訪問了多名被販售的兒童以及他們的寄養家庭,同時也到鄉下訪問這些童奴的父母親,儘可能地呈現當事者各方的立場,避免落入一廂情願的道德批判。

這個單元中還有一部不可錯過的作品,《黑色收成》,描述巴布亞紐幾內亞島上一名白人與當地原住民混血的咖啡農場主人賴喬極其戲劇性的生活。受到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的影響,賴喬的咖啡園經營成績並不出色,為他工作的當地農民一方面要求較好的待遇,一方面則勇於投入不同部落間的爭鬥事件。影片呈現部落居民在高地草原上拿著長矛格鬥,受傷者僅以傳統醫術治療,與他們幾百年前的祖先並無二致;而工頭和工人領袖卻又不停與賴喬就勞工權益與資本主義市場機制討價還價著;新舊價值觀與生活樣態的比較,顯得突梯而荒謬。

本身是混血兒的賴喬本人自然是這種新舊交陳的古怪生活樣貌的絕佳象徵,他平日密集地與當地住民的交涉和互動,又不可避免地與白人世界的咖啡市場和金融體系打交道,真可謂內外交迫!他的叔父屬於第一代來到島上探險的白人,他們多半回返故鄉去了,留下了許多像賴喬這樣的混血兒,但他的白人叔父沒有走,認定這裡為第二故鄉,在此終老。影片中有幾場他去探望叔父的戲,更凸顯了賴喬做為在兩種文化間求生存者的象徵性角色。

特別要提的是,「島嶼連線」國外篇單元的作品中,除了印尼的《吟唱詩人》外,所有非歐美國家的島嶼民族誌電影,正好都是由來自有深遠民族誌電影傳統的歐美(以及紀錄片傳統承自歐陸的澳洲)導演所拍攝,而非當地島民自己的記錄。這顯示了歐美社會在人類學研究與民族誌影片攝製上的優勢所在,非歐美國家在此領域中的落後,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議題。

有趣的是,本屆影展「島嶼連線」專題的國內篇正好相當等量齊觀地收入了住民自述和「外來者」紀錄兩類民族誌電影,主辦單位甚且特意以一部蘭嶼原住民所拍攝的蘭嶼民族誌影片做為影展的閉幕電影。關於民族誌的詮釋立場此一議題,主辦單位的立場相當清楚,相信日後民族誌影展亦將擇期推出住民自攝的民族誌電影專題,進一步探索紀錄片的立場與觀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