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身體與靈魂的視覺探索

胡台麗
2009台灣民族誌影展主席

2001年創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年邁入了第五屆。影展主題從「島嶼連線」(Island Odyssey)、「遷徙故事」(Migration Story)、「家的變奏」(Family Variation)、「在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進入了對「身體與靈魂」(Body and Soul)的探索。

本屆影展策展人和我近年都經歷了喪親之痛,對於疾病與死亡有較深刻的體會。當她向影展籌備委員會提出以身體療癒為主題的計劃時,我建議在身體之外加上靈魂。世界各地文化在思考身心病痛與死亡時,會同時觸及靈魂的問題。國內外寄來的主題與不限主題的文化性紀錄片數量超過300部,最後入選的34部影片中有19部和主題「身體與靈魂」有關,涵蓋了從傳統到現代的多樣面貌。

人生在世最難面對的就是病痛與死亡。不同的族群文化都有其傳統的疾病觀與治療方法,也大多會藉助能夠與神靈溝通的巫師來驅除疾病或處理亡魂。此次影展有五部非常精彩的以巫師為主題的影片。首先,在回顧單元中特別介紹重要的民族誌紀錄片導演Timothy Asch(已逝)與人類學者Linda Connor在印尼峇里島合作拍攝的《峇里島女巫師》以及描述村民舉行盛大的集體火葬儀式以助死者靈魂轉世之影片《火葬》,並邀請著名的視覺人類學者Karl Heider帶領映後討論。

在另外四部影片(《穿梭陰陽界》、《末代巫師》、《影子傳說》、《看不見的Jinn》)中,我們看到韓國巫師、流亡至尼泊爾的西藏巫師、印尼wana巫師、與摩洛哥的靈療者在吟唱舞動與鈴鼓等伴奏下為患者治病的情形。在現代社會中西醫常有束手無策的時候,人們不會放棄在文化中尋找另類療法的努力。此外,有三部非常感人的面對死亡的影片《Family》、《黑晝記》和《風雨兼程》。死者的身體雖冰涼了,活著的親友仍不斷地對他們的靈魂說話、歌唱,也在喪葬儀式中尋求慰安。《Family》是開幕片之一,片中的父母決定將過世愛子的身體奉獻給醫院作為「大體老師」,那種不捨中的捨得,以及促使生命作最大發揮的愛心,讓會腐化的軀體從死亡中昇華。

入選的主題影片反映了多種類型的身體殘疾和病痛,例如痲瘋病(韓國的《茶花女》、台灣的《時間的囚籠》)、癌症(《癌過人生》、《黑晝記》)、聾啞(《比手劃聲音》)、失明(《彼拉看世界》)、漸凍症(《看見漸凍生命》)、精神病(《他們都說我瘋了》)、HIV愛滋病(加拿大原住民《愛滋伴我行》、非洲史瓦濟蘭《老鷹帶小雞》)等。這些病患雖然有些被隔離,但終究與社會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不但對他們的親人,也對他們所處的社群和族群有很大的影響。《老鷹帶小雞》是另一部開幕片,我們怵目驚心地看到HIV在非洲某些村落中引發高死亡率,而眾多失去父母的孩子必須仰賴年老的祖母生活,面臨的是風雨飄搖的未來。

原住民社會永遠是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關懷的焦點,我們也希望見到更多原住民拿起攝影機紀錄自己的文化。繼上屆介紹了Hopi族導演Victor Masayesva和台灣阿美族導演Mayaw Biho後,今年的影展再介紹一位台灣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Pilin Yabu)的兩部作品:涉及紋面老人和祖靈的《彩虹的故事》和描述外來漢人影片攝製團隊與泰雅部落接觸經驗的新片《走過千年》(閉幕片之一)。入選的影片還包括台灣蘭嶼達悟族導演謝福美的第一部片子《男人的海洋、女人的水芋田》,該片與另一部漢人導演拍攝的關於蘭嶼的影片《划大船》同場放映,相互映照。由少數民族導演拍攝本族題材的影片尚有中國大陸納西族導演木小橋拍攝的相當出色的《風雨兼程》,挪威Sami族導演Ellen-Astri Lundby的《大人沒說的事》等。由本地人拍攝當地社會文化的影片還有呈現中國陝北文化、鏡頭飽含人文土地氣息的《佛陀墕》,以及透過客家攝影師鏡頭呈現台灣客家文化的《細細腳步大路行》。

另外,非常傑出且長期在原住民社會攝製影片的法國導演Martine Journet(拍攝印尼Wana族巫師)與澳洲導演Tom Murray(拍攝澳洲Yolngu族儀式文化)都是第二次影片入選而應邀來台出席民族誌影展。Tom Murray的新作《祖先的故鄉》(閉幕片之一)讓我們看到澳洲Yolngu原住民在外界社會強烈衝擊下,老一輩奮力引領年輕人接近部落傳統儀式與文化的動人情景。台灣的入選影片《唱歌吧!》紀錄了一位布農族校長帶著原住民小朋友傳唱布農歌謠的努力。中國大陸的《六搬村》穿插1960年拍攝的黑白民族誌影片,敘述早先以狩獵採集維生、屢次遷村又屢次返回原居地的苦聰族所面臨的第六次搬遷。《哈馬撒之舞》則是以人類學者Franz Boas1894年目睹和Edward Curtis1914年以影片拍攝的加拿大Kwakiutl食人之舞(hamatsa)的發展為研究紀錄標的,對人類學者、博物館、原住民與現代儀式展演間的關係有許多討論。

有兩部影片特別觸及傳統文化對婦女的影響與囿限。一部是描繪在當代仍盛行一夫多妻制的以色列Bedouin社會中女性之處境的影片《沙漠新娘》,另一部《月經小屋》呈現的是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村落中婦女在月經期間被視為「不潔」,而必需移住到衛生環境不良的小屋中隔離生活的傳統與反思。

民族誌影展常發掘與彰顯導演的第一部優秀作品。個人初次拿起攝影機很容易選擇家人為題材,但要拍得親近又有內涵卻不容易。此屆影展除了選出蘭嶼達悟族謝福美以她的父母為對象完成的第一部片子《男人的海洋、女人的水芋田》,還有陳心怡在《被俘虜的人生》中以攝影機揭露了父親曾為共軍而在戰場上被俘虜的秘密,並刻畫父女及父母間的衝突與扶持,相當細膩感人。

在非主題片中還有兩部文化意涵非常豐富的影片《耶路撒冷(s)》和《龍龍與忠狗》。在旅遊所創造的各種文化背景的人群穿梭移動的世界中,這兩部片讓我們看到不同文化與宗教對同一題材的多元想像、創發與詮釋。當比利時人為了滿足日本觀光客從日本動畫中獲得的印象而將法藍德斯犬與其主人的形象加以改造時,文化與影像的真實與虛構之界線也隨之模糊了。這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只要用心觀賞,絕對能夠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與滋養我們的身體與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