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林杏娥

「平埔族」,這是一個失憶的名字,在歷史的缺口流逝了。而導演潘朝成用影像來喚醒我們,勿忘影中的人事物,那曾經屬於平埔族的印記,不該被抹滅無痕。

本片藉由探索噶瑪蘭族和凱達格蘭族百年前流散到各國的文物,以及當時的錄音唱片、照片、16釐米影片;加上現代的影像紀錄,來拼湊族群的歷史樣貌。同時,也透過族人尋根、復名的種種艱辛歷程來印證他們強韌的族群生命力。

而這部片子亦映照導演本身的際遇,潘朝成本名「木枝‧籠爻」,他是在1993年才赫然發現自己是噶瑪蘭族,那年他已經37歲,他開始踏上尋根路,也積極參與復名運動,這些年來他不斷地用鏡頭來收藏平埔族的記憶,也補綴了自己中年之前空白的平埔族記憶。

片中交疊著過去與現在,暗示著族人從失憶到覺醒,在形塑歷史的集體記憶的同時,民族認同感油然而生,而附之的是使命感,於是我們看到了許多老老少少的族人為復名奔走到處展演,看到年邁的老人為尋根不惜拄著柺杖北上去參觀博物館,並發出「這明明在我們那邊的東西,怎麼會跑到這裡來?」的疑惑。

時間如洪流滾滾東逝去,而噶瑪蘭族和凱達格蘭族卻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回頭地找尋遺落許久的史蹟與文化;百年文物(耳環、新娘禮服、壺……)、80年前宮本延人拍攝的影片(織布、舞蹈、占卜……),這些珍貴的紀錄與聲影證明平埔族確實存在著,即便穿著漢裝和服,但固存的文化、祭儀、甚至是小小的一個碗,都透露族群的線索,那是妥協於漢化之下的堅持與不忘本。

因為是斷裂的歷史,致使噶瑪蘭族和凱達格蘭族的尋根與復名皆是一條漫長的路途,但也讓我們看到他們展現如香蕉絲般無限的韌性。一生為復振噶瑪蘭族而辛苦奔波的潘耀璋長老在聽過曾祖母的歌聲錄音後,終於無憾離世,而他在百年後,也將成為族人追憶的過往。凱達格蘭的潘慧耀長老在辭世前,要求錄下他盛裝傳唱祖母教他的祭歌,他低沉的嗓聲與專注的神情,令人為之動容。而當偕萬來長老在聽到噶瑪蘭族正式成為第11族時,流淚感謝天上祖靈的那一幕,深深撼動人心。

念去去,歲月如流,歷史終會留下痕跡,本片穿越時空讓我們從古文物、舊影像的再現認識了噶瑪蘭與凱達格達,也欣見他們終於如願復名,但「復名成功不是結束,而是民族發展的基礎與開始」,就像片中的背景音樂:〈咱們噶瑪蘭族人要起來〉,復名不易,尋根亦難,而今日,噶瑪蘭族和凱達格蘭族總算正名,我們不禁期許新一代的族人在拼湊歷史拼圖的同時,能將祖先的榮耀加於己身,站出來大聲說:「我是噶瑪蘭/凱達格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