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n caucau 成為真正的人

「如果非得要透過『學校』這一條必要的路徑, 那我們就去改變它。」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四年級導師楊萍這麼說。

撒舒優・渥巴拉特導演憶兒時在學習過程中,全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教育,彷彿如澳洲「失竊的一代」的學習方式。本片將探討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分別從教師、家長、學生三者緊密的關係與結構發展故事,來看見當代的族語復振及民族教育的重要。民族教育不 僅僅是文化扎根,更能建立深厚的族群意識和族群自信,雖然耆老已漸漸凋零,族群文化也隨著時代快速流失,面對重重困境的地磨兒實驗小學,還是很努力在當代教育環境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民族課程。

 

創作區域

發行日期(年)

2020

長度

54 分鐘

格式

HD, 顏色

Previous Screenings

2021年10月2日 10:00 2021 場次表
2022年4月2日 10:00 2022屏東場次表
2022年4月8日 09:00 2022台北場次表
2022年4月23日 14:00 2022彰化場次表
2022年5月1日 19:00 2022花蓮場次表
2022年5月4日 18:30 2022台中場次表
2022年5月11日 10:00 2022台中場次表
2022年5月20日 15:30 2022新竹場次表
2022年6月16日 19:00 2022台南場次表
2022年6月19日 14:00 2022台中場次表
2022年6月25日 13:40 2022彰化場次表

好文推薦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masan caucau 成為真正的人》:找回排灣族的靈魂

提到原住民實驗小學,不少人可能聽聞過泰雅族的博屋瑪國小,但卻未必知道,這幾年陸續有不同族群、區域的原民國小,正以各種美麗的姿態努力在部落生根,繼而發展出別具特色的民族教育。其中,和博屋瑪同時在2016年變身為此領域之先驅的屏東三地門鄉排灣族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正是撒舒優《masan caucau 成為真正的人》這部片所深入描繪的主角。 今年已是撒舒優第三度入選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而這也是我們相識的緣由。2013 年他以探討阿朗壹古道存廢議題的《最後12.8…

導演

撒舒優・渥巴拉特 Thumbnail

撒舒優・渥巴拉特

導演長期紀錄部落教育文化,本身也是學生家長,透過他的觀察,讓觀眾瞭解教課書換一種寫法,用另外一個角度看見台灣,我們的人在哪裡、我們的世界在哪裡。運用排灣族婚禮的課程,穿插在紀錄片中,從婚禮前的準備工作砍情柴、殺豬等,一切所有課程細節都做到了,到後面說服了大人,可是我們沒有排灣族的民族教育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民族教育形成斷層,讓目前在就讀的國小生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