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神秘的莎瑪

SAMA-Muslim Mystic Music in India 陳俊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片導演夏奇雅‧可漢透過鏡頭帶領觀眾環遊印度,探索各地伊斯蘭蘇菲派「Sama」的實踐,揭示蘇菲派穆斯林如何藉由音樂行為跨越宗教的界線。影片在印度東部的包爾(Baul)音樂節中蘇菲派穆斯林和外氏那瓦派(Vaishnava)印度教徒的表演及談話中結束,並透過音樂節參加者的受訪談話,傳達了本片最重要的一個意念:人道和愛超乎宗教的分隔。 在將近一個小時的影片中,導演帶領觀眾環繞印度邊境,以順時針方向進行一趟宗教之旅。旅途始於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接著到達西南部的喀拉拉邦(Kerala)、西北部的拉加斯坦邦(Rajastan)、東北部的阿薩姆邦(Assam)、北部的查謨和克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最後在東部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結束旅程。透過字幕,影片簡述伊斯蘭蘇菲派傳入印度的歷史,最先始於第七世紀,伊斯蘭教藉由通商進入印度,…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彩虹伴我心

以母愛之名?——評《彩虹伴我心》 郭玉潔 媒體人、中國同志運動的參與者和觀察者 最近這十年来中國最好的變化之一,我願意說,是同志運動的發展。活潑,迅猛,變化迭生。這其中,范坡坡是和運動一起成長起來的酷兒導演。他拍攝了《新前門大街》、《櫃族》、《舞孃》、《彩虹伴我心》等同志議題的紀錄片,同時,也是中國酷兒獨立影像小組、北京酷兒影展的重要組織者。 曾聽人評論說:「中國同運怎麼就是在放電影啊?」早期受限於政治環境,很多同志活動不能做,聚集無名,「看電影」這一相對安全又有話可談的文化行為,就被運用起來。(即使如此,北京同性戀電影節也屢屢被禁。)大家坐在一起,看和同志相關的電影,觀看後一起討論,成為重要的發動和組織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城市跋涉巡迴的中國酷兒影展,范坡坡曾是主要的策劃和協調人之一,我也曾與坡坡同行,參與若干場。在大江南北各城市「看電影」、討論電影及電影以外的議題,和各地組織建立聯繫,讓我想到了毛澤東所說:「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影像從運…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南海舡人的回憶

誰的祖先?誰的記憶?Savage Memory《南海舡人的回憶》 林浩立 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生 對所有人類學系的學生而言,波蘭裔英國人類學家布朗尼斯洛‧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1942)是那個我們必須敬畏的開山祖師爺。他是第一個離開舒適的陽台,走入村落中與當地人長時間生活互動以獲取資料的研究者。他是「功能論」與「參與觀察」研究方法的創始人。他在1922年出版的民族誌《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在討論那個字是唸「缸」還是「工」之餘,我們也都知道那散落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方海洋的初布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以及當地人進行的庫拉(Kula)交易圈:順時針方向繞行交換的項鍊soulava,逆時針的臂環mwali。收到禮物的人回以更大的回禮。他們要累積的不是狹義的經濟價值,而是聲望和地位。 對居住在初布蘭群島,特別是形狀如海馬的基里威納島(Kiriwin…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從《亞馬遜的孩子們》到《弓箭2.0》

官大偉 泰雅族,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理學博士,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接續著殖民主義在全球區域間打開的資本、原料與勞動力流通的管道,以及帝國主義的政治影響力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文化價值觀,發展主義捲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世界一波大規模以國家為單位、以開發與進步為號召的大行軍,因此,雖然殖民者離開了,但原住民族的土地和土地上的資源,仍輕易地以發展之名被繼續掠奪。儘管這樣的經驗在全世界不勝枚舉,卻值得我們一再去反覆追溯思索,去反省這個過程中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我們的未來又要往哪裡走? Denise Zmekholn所導演的紀錄片《亞馬遜的孩子們》,將是本次201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開幕影片之一,透過亞馬遜地區Surui族十五年前後的生活對照,它帶領我們走了一趟時空之旅。Denise出生於巴西的聖保羅,到美國接受攝影、製作與傳播研究的教育後,在舊金山擔任攝影記者。1987年,Denise回到她的家鄉巴西協助一個紀錄片製作,沿著當時新建不久的BR-364公路來到亞馬遜森林,其間她結交Surui族的朋友、訪問了…

tieff-2021-1200-x-1200-square

推薦: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林杏娥 「平埔族」,這是一個失憶的名字,在歷史的缺口流逝了。而導演潘朝成用影像來喚醒我們,勿忘影中的人事物,那曾經屬於平埔族的印記,不該被抹滅無痕。 本片藉由探索噶瑪蘭族和凱達格蘭族百年前流散到各國的文物,以及當時的錄音唱片、照片、16釐米影片;加上現代的影像紀錄,來拼湊族群的歷史樣貌。同時,也透過族人尋根、復名的種種艱辛歷程來印證他們強韌的族群生命力。 而這部片子亦映照導演本身的際遇,潘朝成本名「木枝‧籠爻」,他是在1993年才赫然發現自己是噶瑪蘭族,那年他已經37歲,他開始踏上尋根路,也積極參與復名運動,這些年來他不斷地用鏡頭來收藏平埔族的記憶,也補綴了自己中年之前空白的平埔族記憶。 片中交疊著過去與現在,暗示著族人從失憶到覺醒,在形塑歷史的集體記憶的同時,民族認同感油然而生,而附之的是使命感,於是我們看到了許多老老少少的族人為復名奔走到處展演,看到年邁的老人為尋根不惜拄著柺杖北上去參觀博物館,並發出「這明明在我們那邊的東西,怎麼會跑到這裡來?」的疑惑。 時間如洪流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