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隨民族誌影片遷徙

胡台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躺徉在太平洋懷抱中的台灣島近年並不安穩。經歷1999年921的大地震撼動,2001年9月中旬的娜莉颱風又為台北市帶來200年來罕見的大水患。我們兢兢業業籌備的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就在大水剛過、捷運癱瘓、許多街道仍滿目瘡夷的9月21日登場。原來預定的放映場地(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與設在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展辦公室都成了水電不通的災區,工作人員倉皇中打包遷徙到師大學人招待所。幸好洽得真善美戲院同意,迅速地將影展轉移到該地舉行。12位外賓皆如期到達,大批觀眾熱情湧入,參與了一個災變中誕生的影展。國際視覺人類學會會長洛夫‧胡斯曼(Rolf Husmann)與導演吉兒‧丹尼爾(Jill Daniels)返國後合寫了一篇文章,刊登於2002年4月出刊的今日人類學(Anthropology Today)雜誌。他們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標題:「關於夢魘、漫遊、與奇蹟: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評介」(”Of Nightmares, Odysseys and Miracles:A Review of the First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記述2001民族誌影展以「島嶼漫遊」(Island Odyssey)為主題,在颱風夢魘中奇蹟般出航的經歷。

「安定」是夢想,動盪的台灣島孕育的是各式各樣的遷徙故事。一波波的移民流入又流出,不同的文化質素在此交會,有些隨浪而逝,有的則沈澱留存。「遷徙」成為2003年第二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主題,台灣島內與島外的遷徙故事透過影像彼此映照,以吸取更多應變與成長的智慧。「回顧專題」的5部影片都是我們渴求許久,耗費許多心力才邀來的影片。尚‧胡許是民族誌紀錄片界最富盛名的導演,也是「真實電影」紀錄片類型的開拓者。之前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放映過他與愛德嘎‧莫辛(Edgar Morin)合作,以巴黎為場景的影片《夏日紀事》(Chronicle of a Summer,1960)。但是尚‧胡許在非洲完成的更具民族誌特色與個人風格的影片,則從來沒有機會正式在台灣露面。這次影展引介的《我是黑人》、《非洲虎》、《癲狂仙師》等三片是尚‧胡許非常具代表性的經典作,而且都與非洲由農村遷往都市的移民現象有關,影像游移於虛構與夢想之間,展現尚‧胡許迷人的「超現實主義」紀錄片風格。求生存是遷徙最根本的動力。除了都市發展引起的城鄉移民,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季節性遷徙在《牧草》一片中驚心動魄地展演。5萬人帶50頭牲畜橫渡大河、攀越高山的影像使得這部1925年出品的影片成為「冒險」紀錄片類型的經典。中國大陸白族紀錄片工作者楊光海於1960年代攝製的大興安嶺《鄂倫春族》一片,重塑一年四季隨野獸出沒而不斷移動帳篷、靠遊獵維生的族群之文化習俗。拍攝時鄂倫春族已在中共政府勸導下定居了10年,但仍戀戀不捨遊獵的生活。楊光海拍片時要符合「科學性」的要求,但他取景運鏡極為講究,呈現游獵民族詩情畫意的一面。

我們今年從200餘部世界各地寄來的影片與近100部台灣的報名片中選出了8部「遷徙故事─國外篇」、7部「遷徙故事─台灣篇」影片,以及13部「新視窗」單元的影片。台灣的「遷徙故事」展現了島上不同族群的遷徙經驗。吳米森的《E.T.月球學園》和馬耀‧比吼的《來去大陳》係以國共戰爭中由大陸遷台的外省族群為紀錄對象:前者顯現台灣紀錄片以往罕見的「超現實」風格,兩位老伯伯在台北的時空氛圍中建構虛幻的夢境;後者聚焦的大陳人於台灣、美國與大陳島間移動,無法理清的是文化與國族間的糾葛。曹文傑的《想要有個家─城市邊緣部落》講述的是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移民社區的故事,大人與孩子建立一個遮風避雨的家的美夢在現實中飄搖。台灣客家移民的影像在陳榮顯的《看山的人─芎蕉坑之歌》與賀照緹的《線道184之東─交工樂隊菸樓唱歌》中呈現。《看山的人》將北部客家山區的雍容與寂寥刻畫得入木三分。年輕人外移,老人們在陽光與霧氣中兀自講著母語,唱著山歌。《線道184之東》的客家年輕人則循著線道由都市返回美濃鄉間,他們創作的音樂強力地敲擊著遊子的靈魂,由台灣傳到海外。李道明的《離鄉背井去打工」反映的是台灣外籍勞工的處境,並將觸角伸入他們的家鄉;蔡崇隆的《我的強娜威》以家庭鬧劇的方式,讓台灣的外籍新娘毫不畏卻地面對丈夫、面對媒體,大聲地為自己辯護。那些引人爆笑的爭吵場景尖銳地刺穿了台灣社會的假面。

跨出台灣,我們看到城鄉遷徙的劇碼在其他地區搬演。中國雲南周岳軍的《阿魯兄弟》以十分貼近的攝影機,隨著哈尼族年輕人告別美麗但無力養活他們的梯田而流浪外鄉,遍嚐謀生的艱辛。佛拉吉米爾的《消逝的村落》是一闕美麗而哀傷的輓歌,獻給為都市移民遺棄的村落。索綸‧荷阿思的《綠茶與櫻桃」》紀錄的是戰後日本新娘隨軍隊移居澳洲的故事;時光催人老,卻沖不淡日本的茶香與花藝。內野敦史的《嘻哈戰爭》是年輕一代日裔美國人透過嘻哈音樂表達對曾經敵對交戰的母國、移居國與戰爭的感想,快速的唸詞與節奏中有誠摯動人的力量。跨國移民的故事還呈現於瑟亞的《從鴉片到菊花》與安及亞倫合導的《沈默之歌》兩部影片:複雜的政治與經濟狀況,使得泰、緬、寮邊境「金三角」地區成為移民的溫床;而找不到土地又受政治迫害的眾多庫德族人離散世界各地的悲滄,只能以《沈默之歌》在穿透國界的媒體空間傳達。此單元中最特殊的移居村落是雲南的《學生村》,由學生家長為孩子求學而搭建,學童在村中炊食謀生的畫面令人動容;而風格最特別的影片是雅娜的《尋找雅各》,如詩如謎的影像背後揭露的是東歐盧森納移民不斷變動的國籍身分與歷史滄桑。

「新視窗」展現的是遷徙主題之外近兩年完成的優秀民族誌影片。其中珍與凱拉母女合作的《杜卡的困境》、馬丁與傑哈合導的《女巫醫印多‧皮諾》、艾敦的《給死者的信》、彼得與勞福的《大酋長的葬禮》、約翰與哈洛的《那幻像賞了我一拳》等幾部影片有人類學者長期田野工作的投射,有研究者/拍攝者與被研究者/被攝者之間的相互凝視與互動。《杜卡的困境》將一個一夫多妻的非洲社會極有人情味地展現,杜卡由猜疑到接受先生新娶的妻子、進而協助她生產及哺育孩子的轉折令人難以忘懷。《女巫醫印多‧皮諾》一片翔實紀錄了印尼瓦納族女巫醫自身生病的治療過程,以及她對拍攝者所提供的西藥療效之詮釋。拍攝者對民族誌材料的深度理解與適切呈現是本片價值之所繫。《給死者的信》真實而幽默地描繪巴布亞新幾內亞一個基督教化了的原住民部落,在千禧年到來前夕所顯露的極度焦慮與期待。《大酋長的喪禮》與《那幻像賞了我一拳》都涉及攝影機紀錄與原住民社會的關係。前者在「大酋長」的允諾與「導演」下,攝影機為他個人與家族的歷史與權利作見證;後者介紹人類學者卡本特長年攜帶攝影機在原住民社會所作的實驗,意圖探討影視媒體對原住民社會的影響。「新視窗」中還有幾部與原住民文化密切相關的影片。加拿大著名原住民女導演艾拉妮斯的《王冠與我們作戰?》討論的是加拿大原住民在過去條約保護與現代保育法限制下的獵魚權;台灣布農族女導演莎瓏的《月亮的眼淚」以動畫和真人實事的尋根之旅講述布農的月亮傳說;林建享的《光影中的旋律》將他多年來參與蘭嶼達悟族文化的感受透過獨特的吟唱與如同波光的影像呈現出來;張瀚與沈可尚合導的《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沈默了》為台灣布農族美妙的和聲和西方著名小提琴家的琴聲搭建了橋樑;而中國大陸劉曉津的《傳習館春秋》則是紀錄一位珍愛雲南少數民族祭儀樂舞的漢人音樂家苦心經營文化傳習館的經過;賽德兄弟的《媒體遊牧民》敘述的是一對澳洲原住民兄弟努力發展地區廣播電台,為原住民發聲的故事。「新視窗」單元中有一部非常溫馨動人的影片,便是強尼‧西門子導演的《爹爹與爸爸》,細膩描述美國西岸男同志家庭收養亞裔與非裔孩子遭逢的喜怒哀樂。最後,李靖惠的《森林之夢》把我們拉回921大地震的記憶。在經歷了毀滅性的大災難後,南投一所國小的師生在傾頹的舊校舍中夢想著能在附近台大管轄的實驗林區中興建一所小學,但卻困難重重。這部影片入選後,導演說建校舍有了新的發展,她要修改結尾。故事還沒有結束,影展即將開始。當光束投向螢幕,我們將隨著影像遷徙,為夢想構築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