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影展特刊專文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IEFF)是亞洲同類型影展中最早創立、舉辦歷史也最久的影展。今年的影展包含來自20個國家的42部影片,由影展評審們從來自111個國家的1,500多部報名影片中選出。參展的導演包括具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導演,也包含初次參加影展的新導演。今年影展呈現了格外多樣的電影手法,包括拍攝民族誌影片的個人式、觀察式、實驗性、反思的以及感官的風格。

本屆影展入選的影片被納入以下兩個路線:與今年的主題「超越人類」(Beyond the Human)相關的影片沒有限制拍攝年代,而「新視界」(New Vision)主題影片則限於在過去兩年中完成的民族誌影片。使一部電影成為民族誌影片的元素是什麼?就此並沒有單一的定義,存在的是這個學科的漫長歷史所形塑的各式標準的混合。如果一部影片是由民族誌學者為研究而拍攝的,則它可能被視為民族誌影片,但這類影片或許也包含流露某種深刻文化敏感度的實驗電影,或者是由原住民所拍攝、圍繞著他們本身社會的影片。面對今年如此繁多的報名影片,本影展的評審在評選之際所尋求的影片是足以提供給觀眾獨特的電影經驗的片子。我們所選出的影片足以娛樂和滿足感官,甚至更進一步朝著人類文化多樣性以及當代社會所面對的迫切問題敞開一扇門。

今年影展的主題「超越人類」試圖挑戰人類例外論(human exceptionalism)─這是指相信我們人類能夠左右吾人和非人類的關係的條件。「超越人類」並不代表將人性拋諸腦後,這代表擴展我們的界定,以納入更多使我們之所以為人類的事物。專為這個主題而設的三個影展單元分別探索一組不同的相互關聯:「超越人類:動物界」細查吾人的人性如何被我們和動物的關係以及對牠們的依賴所形塑,以及此一關係本身如何因全球化以及工業化而處於改變之中;「超越人類:物質生活」檢視人類文化如何形塑科技以及物質的世界,也反過來被它們所形塑;「超越人類:靈的世界」則探索人類如何透過與靈的世界的關係來了解自己,以及現代性的力量正如何改變這些關係。

「新視界」則包含五個單元,各自針對一個不同的當代議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探索家庭如何面對關於老化、死亡以及心理健康的危機,並提出此一疑問:「我們是否能選擇自己的親戚?」。「部落生活」匯集了思索文化流失和重新活化議題的影片。「洞觀真相」則聚焦於歷史正義以及人權。最後兩個單元「安身之處」和「何去何從」分別探索人類和地理以及環境的關係,前者近距離觀照自己選擇或被迫居住在不友善的環境、或是在其中工作的人,以及都市公園等都會環境在形塑日常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後者則相反地探索四處游移的人們,有些人別無選擇,只能離開家,其他人則以旅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歷屆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都試圖特別展現對此一電影類型做出獨特而重大貢獻的兩位導演的作品(一位來自國際、一位來自台灣)。今年的國際焦點導演是Lucien Castaing-Taylor,他是屢屢獲獎的民族誌學者和藝術家,其作品持續地推展視覺人類學的邊界。他往往以集體合作的方式工作,其中包含編輯和撰寫視覺人類學領域的重要文本、製作國際影壇讚譽有加的紀錄片、創作被世界頂尖美術館展出或收藏的藝術作品和攝影,以及執掌哈佛大學感官人類學實驗室(Sensory Ethnography Lab)並在此教學,該實驗室是訓練下一代視覺人類學家的重要中心。

今年影展選映的兩部Castaing-Taylor的影片都屬於「超越人類:動物界」單元,它們各自的風格分別由某種特異的人-動物的交遇所形塑。與Ilisa Barbash攜手拍攝的《碧草如茵》(Sweetgrass, 2010)紀錄3,000多隻綿羊和幾位牧者在山間艱困而長途的跋涉,而與Véréna Paravel一起拍攝的《地海之詩》(Leviathan, 2012)則紀錄北大西洋的商業性捕魚工業。這些影片都絕佳地例示Castaing-Taylor 所支持的「感官」(sensory)人類學方法。這個方法試圖捕捉長期田野工作的沉浸式經驗,並且降低對口說語言的著重,而側重人類學交遇的視覺和聽覺面向。以此方法拍成的影片遂是深刻的美學經驗,它們在藝術界獲得應有的知名度,一如在學術界亦然。

今年影展中,來自台灣的焦點導演是伊誕.巴瓦瓦隆。伊誕是一位原住民藝術家,來自位於南台灣山區的屏東縣大社部落的排灣族群。今年影展選映兩部伊誕的電影《相遇在那端森林》(2016)以及《山部落海部落》(2015)都汲取自伊誕本身的排灣藝術視野。伊誕的作品根植於「vecik」這個排灣字的概念,意指一些象徵性的活動,他將之翻譯成「紋砌刻畫」。這反映出伊誕本身橫跨多種媒材的藝術作品的多樣性,包含圖畫、繪畫、雕刻、版畫以及裝置藝術,也反映出其作為某種自然刻記的藝術視野。他的紀錄片也是如此,可將之視為他把vecik 再延伸到另一種媒材之中。

人與其環境的關係居於伊誕的藝術作品和影片的核心。《相遇在那端森林》帶領我們了解伊誕的藝術視野,不僅顯現他如何鋪展vecik 而將自然轉化成某種美學經驗,也展現出他如何將傳統排灣文化轉變為當代藝術。《山部落海部落》透過和另一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伊祐.嗄照的對話,而延伸這些關於美學和環境的關係的思索。伊祐是一位阿美族藝術家,來自東海岸的港口部落。伊誕的排灣族祖先在山上建立家園,而伊祐則生長在一個面對太平洋的族群,他們的藝術不但反映出這些不同的環境,也反映出他們各自的文化其相異的美學傳統。

為這場影展選片時,我們試著選出討論類似主題或者運用互補式方法拍攝的影片,由此透過觀賞影展的經驗,在影片之間創造某種對話。這番努力也延伸到這本特刊,一如歷年的做法,我們今年也邀請了幾位本地備受推崇的專家為這本特刊撰寫單元專文,每位作者都負責影展的八個單元之一,點出影片之間的共通和歧異之處。我們也邀請了多位這次影展的導演和作者前來參加今年10月在台北舉行的影展,提供觀眾參與討論的機會。我們希望參與影展的人們能在離開影展的座位席之後,對於何謂身為人類、以及我們和周遭世界受文化所中介的交遇如何形塑吾人對人性的界定,抱持更為拓展的觀念。